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

泰北孤軍夢醒 異域竟成家園

高有智/調查採訪 走過廿多個年頭,泰北環境改變了,馬路通了,房子蓋好了,原本蠻荒之地種滿果樹與茶園,救總預計今年結束工作團,由當地自主性組織接手既有服務工作。記者走訪泰北華人村落,深入採訪泰北孤軍的生活變遷與當地社會新風貌。
泰北孤軍曾經引起國內外重視,這群打著中華民國國軍名號的老兵曾為「反共復國」大業,長期埋伏叢山峻嶺,如今走過半世紀後,放下槍桿扛起鋤頭。他們落地生根縱是無奈,卻已成為事實。
泰北老兵大都是一九四九年間,穿梭滇緬邊境作戰的游擊隊。七十一歲的李啟光當年加入滇緬游擊隊時,不過是十五歲小伙子;回想當年,他感慨地說,難民就算是弱不禁風,也必須拿起槍桿捍衛生存。那時的他,個頭只和槍頭一樣高。
當年扛槍少年成了戰爭孤兒
隨著家園變色,滇緬邊境游擊隊拚死一搏,死守最後一股反攻陣地。這些殘軍竟也陸續立下多筆戰績,奮戰緬甸軍隊,求得一塊生存基地;一九四○韓戰與一九五八年「八二三砲戰」,兩度反攻雲南,佔領數縣地區。
身負重責的老兵一度被外界視為叛軍,許多老兵頗有怨言。他們說,當初留在異域是為了反共,沒想到卻被歷史與國際現實遺棄,不僅國家沒了,身分也沒了,成為戰爭孤兒。
「我們是用生命與鮮血和泰國政府交換身分與土地」老兵周德良說。泰北孤軍幫助泰國政府打境內泰共、寮共、苗共等國際共軍,換取身分與土地。這些共軍盤據在泰緬邊界已超過二、三十年,泰國人打不下來,最後是靠這群黃皮瘦寡、裝備破舊的異域軍隊。
捨命助泰剿共建交徒呼負負
戰事結束後,泰皇當時還親自慰問這些傭兵,他們歷經五年戰役,傷亡超過兩百餘人。泰國政府在一九八二年頒發兩千多張公民證給有功官兵,並允諾在泰國境內出生的國軍後代只要年滿十四歲,公民考試合格,即可頒給公民證。異域孤軍就此繳械歸化為泰國居民,華人難民村的封號才逐漸消失。
雖然取得泰國身分,不少老兵心中仍然熱愛中華民國,堅決反共立場。泰國與中共建交那一幕,成為老兵內心說不出的悲與痛。周德良說,過去國軍為打老共,撤退到滇緬邊境死守陣地,冒著生命風險,協助泰國政府肅清境內共產黨。哪知中共竟又成為泰國的友邦,「我們又能怎樣?」
建造泰北家園茶園取代鴉片
滿樂福村民、國軍二代子弟楊國明說,他們這一代的青年因語言不通,難以融入主流社會,有些人遇到挫折就自暴自棄。再加上好奇與友人兜售,很快就會陷入吸毒漩渦。近年來泰國政府大力掃蕩,當地已少有青年繼續吸毒。
「貧窮與破敗曾是泰北難民的共同代名詞。」在當地服務超過廿年的中華救助總會泰北工作團團長龔承業說,早年泰北難民住茅草屋,三餐不繼。當地地勢陡峭不容易開墾,有時候暴風雨一來,房屋就被吹翻,家產也全都沒了。
台灣社會各地關心、協助泰北華人建造家園,歷年累計投入五、六億元,造橋舖路,三千多戶茅草屋換成磚瓦房,引進農耕技術,當地流傳「以蘋果、茶園取代鴉片,以鮮花取代毒草」的俗諺。
國軍子弟任永光曾來台就讀嘉義農專,也在工地當小工頭帶一群泰勞。回鄉後,在知名景點段希文將軍墓旁開一家茶館,販售的正是台灣烏龍茶與台茶十二號品種。他說,回鄉賺得不如台灣多,至少家人都在一起,不用奔波勞碌。
老兵心繫台灣小兵半個泰人
時代變了,環境變了,雖然部分老兵拿泰國身分證,心中仍然熱愛中華民國。然而,也有些人早已夢醒,務實地在泰國求生存。
滿堂村七十三歲李澤宗曾深入緬甸山林參加游擊隊,因戰爭動亂,家人分居緬甸、泰北與台灣三地。如今老一代逐漸過世,他目前最大心願就是子孫平安,在泰北安居樂業,不要再有戰爭衝突。
在泰國境內長大的老兵下一代逐漸認同泰國主流社會,說泰語還比華語流利,手裡搖著的不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,而是泰國三色旗。
三十六歲的國軍二代子弟盧家政即使還能唱「國歌」,但對中華民國的印象是遙遠祖國。長年往返中國大陸與泰國曼谷從事貿易的他,對於中共早就沒有敵意,對他而言,中國大陸是一個重要的貿易市場。
就讀高一的李晉秋是泰北孤軍第四代,她說,不想回中國大陸居住,她在泰國出生,朋友都在泰國。
老兵縱有不堪回首的的戰爭故事,對新生代而言,家園早已不是老一輩魂縈夢牽的故鄉,他們的故事正要在泰國的土地開始。

沒有留言: